清水河是自治區級的貧困縣,2018年通過了脫貧驗收,助力脫貧的重要措施就是產業扶貧。近幾年,清水河縣大力推進小雜糧產業化發展,以蒙清為首的龍頭企業,通過土地流轉和農業合作社,實現了小雜糧的規模化、現代化的種植。蒙清農業通過創優創客中心,吸引了大批大學生來到農村創業,他們有知識、有夢想,肯吃苦、愛拼搏,為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理念,推進了新技術的應用,已經成了清水河農業實現創新和增長的中堅力量。(新華網)
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,要實現鄉村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目標。
實現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,也是我國經濟建設的核心。鄉村振興首先需要有能夠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產業,這里講的產業是指有一定的經濟基礎,形成一定規模,能夠持續發展的合作社等經濟體。另外,農村產業發展還包括與農業關聯的加工業、服務業、物流和旅游業。產業的發展已經不局限于農業的單一產業,接二連三,第一、二、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趨勢。通過“1+N”的形式(一種產業為主+多種扶貧形式)提高農民收入,幫助農民脫貧。
做大做強農村產業要靠掌握農業科技的人才,農業的現代化首先是農業機械化,各種農機的使用、保養、維修需要懂得機械的人才,種子選取、田間管理、作物收獲需要懂生物技術的人才,新型產品的研發更離不開農業技術人員,我國現在農村都配備了科技特派員,但農業技術人員還有很大缺口。
要引進人才、留住人才就要為他們創造條件。要給他們優厚的物質條件,宜居的生活環境,同時要為他們進行研發項目提供外部支持,能夠讓他們靜心研發、安心生活。(胡浩)